Search

【#編輯ooxx】
 
看《奴工島》的時候,我總想起唸研究所時所認識的那群女孩。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#編輯ooxx】
 
看《奴工島》的時候,我總想起唸研究所時所認識的那群女孩。
 
她們不是勞工,而是學生;她們都優秀且堅強;但我也總能看見她們與這個社會之間隔著的那層厚厚的膜。
 
我那時候住在大學的國際學生村裡,那是一個小型的老眷村,一群矮矮的紅磚房,能住人的只有四棟。第一棟住著一屋的越南同學,第二棟住著一屋的泰國同學,第三棟住著來自伊朗和菲律賓的同學。
 
我住的是第四棟,有兩個室友,一個是印尼基督徒,另一個是印尼穆斯林。
 
我可以理解國際事務處把我們安置在一起的原因,我來自馬來西亞,跟印尼擁有共同語言(馬來語和印尼語相近),在文化上也彼此熟悉。
 
她們雖然都來自印尼,但有不同的背景。瓦娜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,崇拜日一早就會大開著房門高聲禱告和唱聖歌;伊卡總是包著頭巾,不吃豬肉,一天做五次的祈禱。
 
我跟安靜恬雅的伊卡感情比較好,她是科學家,看世界的角度非常透徹。她也是虔誠的穆斯林,因此她花了好大的力氣才找到在科學與信仰間取得平衡的方法。
 
我很愛找她聊天,聊最多還是她信仰上的事情。我因為外表跟一般台灣人無異,也能說流利的華語,所以在台的生活可說是毫無阻礙。但對她而言,就不同了。作為一位不懂中文的穆斯林,她在台灣的生活不便之餘,也常常有苦難申。
 
然而伊卡總是那麼柔軟,她從不抱怨,也沒聽她說過被欺負的事情,但跟她聊天的時候,總能感受到她的寂寞和無力。
 
幸運的是,她有一群親如家人的同鄉朋友,會在主麻日一起做禮拜,會彼此支持和鼓勵。我記得有一天,伊卡的朋友來找她,是我開的門,我隨口一句:「Sila masuk.」(請進。)
 
他們聽到後就笑得臉都紅了。
我真喜歡他們。
 
(Sun)
#奴工島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文學、教育、視野。 向自己提一個問,讀一本書,去探觸、延伸生命的邊界。
View all posts